【华创宏观·张瑜】3万亿外资青睐何处—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之四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瑜
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方式:15120046762
主要观点
2016年深港通开通、2017年债券通开通、2018年A股入摩,近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截止2018年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存量市值已近3万亿元(共计2.86万亿,其中持有股票1.15万亿,占整体股市比重3.27%;持有债券1.71万亿,占整体债市占比1.99%)。
外资占资本市场总量占比虽不高,但作为为数不多的增量资金,特别是在市场情绪悲观与信用收缩的2018年,其青睐的大类资产与板块配置方向对市场资金流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回首2018年,外资配置结构有何变化?行业与个股青睐在何处?经回顾梳理,主要结论如下。
外资投资总体分析
1、2013年以来我国基本每年都有新的外资投资渠道创设,目前共有6条主要外资投资渠道。
2、从存量看,股债四六开。2018年末外资持有股债总规模2.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64%,其中债券占比59.78%,股票占比40.22%。
3、从增量看,买债是去年主基调。2018年全年,外资持有股债规模增长4898.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规模下降43.81%。其中持股市值规模下降229.35亿元,持债规模上升5127.62亿元。
外资持债结构分析
1、从存量看,利率债占9成。2018年末外资持债规模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77%。其中主要为国债、政策金融债和同业存单,三种合计占比96.84%,其中国债占比66.08%。
2、从增量看,买国债是主基调。2018年外资持债规模增长5127.62亿元,为上年增量的1.48倍。其中国债增持4694.02亿元、占比达91.54%,是最主要的增持品种。
外资持股结构分析
1、从总量看,2018年前三季度大幅增持股市。2018年末外资持股规模1.1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5%。、但2018年9月末外资持股数量较上年末增长56.06%,因此仍是增持方向,持股市值规模受资产价格下跌拖累走低。
2、从结构看,陆股通已成为外资主要投资渠道。2018年9月末陆股通占外资持股市值56.20%,RQFII和QFII仅占33.00%和10.80%。2018年9月末外资持股行业结构中,电信服务、房地产、能源、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占比在八成以上。
3、从增量看,2018年1-9月外资(QFII+陆股通)主要增持了金融、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五个行业的股票增持数量占比76.00%。2018至2019年2月陆股通主要购入金融、材料、工业和可选消费,但不同时段信息技术、能源和房地产业也得到了一定增持。
风险提示:
全球风险偏好下降。
报告正文
2016年深港通开通、2017年债券通开通、2018年A股入摩,近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股债)市值已达2.86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1.15万亿,占整体股市比重3.27%;持有债券1.71万亿,占整体债市占比1.99%)。外资占资本市场总量占比虽不高,但作为为数不多的增量资金,特别是在市场情绪悲观与信用收缩的2018年,其青睐的大类资产与板块配置方向对市场资金流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回首2018年,外资配置结构有何变化?行业与个股青睐在何处?本文拟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
一
外资投资总体分析
(一)2013年以来基本每年都有新的外资投资渠道创设
自2002年我国推出QFII并于2003年正式运行以来,我国的外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2013年以来基本每年都有新的外资投资渠道创设。目前已有含QFII、RQFII、CIBM等六条渠道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图表1)。
[1]CIBM即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简称。
与此同时,除了途径创设以外,放松已有途径的投资限制也成为了外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2016年放开QFII的持股限制、2018年取消QFII每月资本金汇出限制等。但注意到此方面的规定较为琐碎,对外资进入的影响难以量化,从效果上看也不及途径创设效果明显,因此不做过多阐述。具体的政策变动及现行政策大体内容见文后附录(附表1、附表2)。
(二)存量规模:2018年末外资持有股债规模达2.86万亿元
较2017年底,2018年末外资持有的股债总量增长20.64%至2.86万亿元。记录期间[2]外资所持股债规模不断攀升,从2013年末至2018年末增长2.85倍,仅在各年年末和2015年年中因汇改政策有一定下滑(图表2)。
[2]央行从2013年12月开始公布各月的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状况,最新至2018年12月。
(三)存量结构:2018年末股债四六开
从股债结构来看,外资较为偏好债券,2018年末持债规模占外资股债总量59.78%,持股规模占比40.22%。2013年至今外资持债规模占比都在50%以上(图表3),2018年开始随着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预期逐渐浓厚,外资持续增加债券配置比例。
(四)增量规模:2018年外资股债规模增长4898.27亿元
从外资持有股债的规模增长状况来看,近5年中2017年增长规模最大为8716.98亿元,2018年外资所持股债规模总量增长4898.27亿元,较2017年下降43.81%(图表4)。
(五)增量结构:2018年外资持股规模下降但债券增持规模大增
2018全年,外资持有的股票市值总体萎缩229.35亿元,持有的债券规模增长5127.62亿元,是上年债券增量的1.48倍,拉动外资资产规模增加(图表5)。就近5年的表现来看,外资持股规模受股价影响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而自2017年债券通开通以来,近两年债券投资规模不断攀升。
注意到市值信息可能不尽准确,如2018年外资持股数量实际增加56.06%(三季度末数据),但受限于股价下跌导致外资持股市值下降,接下来我们对外资股债两类投资的结构单独进行分析。
二
外资持债结构分析
(一)存量规模:2018年末外资持债规模1.71万亿元
较2017年末数据,2018年末外资持债规模增长42.77%至1.71万亿元,占国内债券市场比重达1.99%。外资持债规模的变化与债券通开通显著相关,2017年及2018年的增长规模显著的高于先前年份(图表6)。
(二)存量结构:2018年末国债、政策金融债和同业存单合计占比96.84%
从持债结构来看[3],截止2018年末外资托管债券中主要持有国债(66.08%)、政策金融债(19.58%)和同业存单(11.18%),合计占比96.84%,持有的中期票据(1.96%)、企业债(0.86%)和短融超短融债(0.34%)比例较低(图表7)。
[3]央行数据缺乏结构信息,我们利用中债登和上清所报告的6个主要债券(国债、政策金融债、同业存单、企业债、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中的外资持债的结构情况进行拟合。上述6个债券占上述2个债券市场托管债券的92%以上,外资持有的上述债券占外资总持债的99%以上,利用上述债券拟合的外资持债市值与央行报告值的误差在5%以内,具有较强代表性。由于占主要比例的国债持有数据2014年6月才开始公布,因此外资持债的分析时段为2014.06至2018.12。
对比2014年末和2018年末数据,主要增长的品种为同业存单和国债,增长比例为177.47倍和3.85倍;企业债和政策金融债虽然也增长了1倍和0.33倍,但增幅较低、占比下降;短融超短融债规模出现了75.63%的减少。
(三)增量规模:2018年外资持债规模增长5127.62亿元
2018年外资持债规模增长5127.62亿元,是近年最高值(图表8)。近年规模增量走势与政策变化密切相关,2015年汇改后外资持债出现阶段性低潮,规模增长连续两年不足千亿,2017年债券通开通后快速攀升,2018年外资债券增持规模是2017年的1.48倍。
(四)增量结构:国债占2018全年外资债券增量91.54%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投资标的变化情况来看,国债仍然受到较多青睐。从2018全年数据看,托管机构报告的外资持有的国债全年增加规模4694.02亿元,为全部品种增量的91.54%。其余各类别债券有增有减,同业存单和中期票据分别净增加416.32亿元和54.79亿元,政策金融债、企业债、短融超短融的全年增量不足1亿元或为负。从月度数据看,国债是各月份的主要交易品种,且除11月外基本都在购进,此外同业存单和政策金融债也得到了一定关注(图表9)。
三
外资持股结构分析
(一)存量市值:2018年末外资持股规模1.15万亿元
近年RQFII和陆股通的开通加强了外资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便利性,持股市值和占比连续提升。截止2018年末,外资持股市值1.15万亿元,较2017年底下降1.95%,占A股流通市值达3.27%(图表10)。
外资持股市值走势与资本市场开放与股市、汇市政策密切相关。2013年RQFII开通和2016年深港通开通后外资持股市值规模出现阶梯式上升,但2007年大小非解禁和2015年汇改又使得外资市值出现阶段性回落。
(二)存量数量:2018年1-9月外资持股数量累计增长56.06%
注意到2018年全年A股市值缩水近23.35%,外资持股市值增长可能受到股价下降拖累,不能完全反应外资持股活动。我们利用各公司季报、年报及港交所披露的外资持股数据进行分析。从持股数量角度看,截止2018年9月末外资通过QFII和陆股通共持有495.62亿股(无法获取RQFII持股数据),较2017年底增长56.06%(图表11)。
(三)渠道结构:各通道中陆股通占比56.20%
2018年9月末外资持股各渠道中,陆股通占比一半以上达56.20%,RQFII和QFII仅占33.00%和10.80%[4](图表12)。注意到这一数据结构可能还在变动之中。2017年陆股通规模大致与RQFII持平,2018年Q3陆股通持股市值占比迅速提升至56.20%,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4]QFII持股来自历年上市公司披露的机构持股数据,最新至2018Q3,陆股通持股来自港交所自2017年3月开始披露的日度数据,无法直接获取RQFII数据,本文利用央行报告的总持股市值减去QFII和陆股通数据反推得到RQFII持股市值规模。
(四)行业结构:存量中,电信服务、房地产、能源、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占比八成以上
截止2018年9月末,电信服务、房地产、能源、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受到外资较高偏好,6个行业的单个外资持股市值占比均在9%以上,合计占QFII和陆股通的持股市值比例分别为88.35%和85.97%,其余行业占比均不足7%(图表13)
(五)增量结构:金融、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获青睐,占比76%
综合QFII和陆股通持股数量数据,对比2017年底,2018年1-9月累计增持的主要行业是金融(21.51%)、材料(19.25%)、工业(16.66%)、可选消费(10.76%)和信息技术(7.82%),五个行业占外资增持数量的比重合计76.00%。其余行业增持数量的占比均不足7%(图表14)。二、三季度的增持行业与三季度总计结构一致,仅一季度有些微差异,金融出现减持(-7.79%)、信息技术增持占比较高(28.63%)(图表14)。
就陆股通提供的月度数据来看,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22日增减持主题有所轮动:(1)2018年2、3月份受美股下跌影响,市场避险情绪下出现减持,金融股首当其冲,2月份的信息技术和3月份的工业是为数不多的增持行业;(2)二季度的增持行业主要为金融、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3)三季度的主要增持行业包括金融、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和能源;(4)四季度金融、材料、工业依然占增持主要比重,但10和11月的地产增持明显;(5)受银行减持消息影响,2019年1月份陆股通数据显示金融股遭到抛售,当月工业行业购入占较大比重;(6)2019年2月外资布局与上年全年平均偏好类似,购入金融、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7)总体来看金融、材料、工业和可选消费是主要的增持对象,但不同时段信息技术、能源、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较多增持(图表15)。
(六)个股情况:外资重仓股与增持股分析
1、2018外资重仓公司
就个股而言,外资持股集中度比较高。按照2018三季度报告提供的QFII数据和陆股通持股数据,持股数量最高的十家公司共占外资持股总量的25.33%,持股市值占比最高的十家公司共占外资持股市值的39.25%(图表16)。全部的3577家公司中有1587家公司没有外资持股。
2018年末陆股通重点持仓公司前十公司名单与三季度末全外资(QFII+陆股通)有部分出入。持股数量排名前十公司中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包钢股份退出,新增了伊利股份、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持股市值排名前十公司中上海机场退出、新增招商银行(图表17)。
2、2018外资持仓变动
在可比数据下,QFII和陆股通,在前三季度的增持有什么异同?
可以发现以下几点情况:(1)QFII的增持情况较为集中,相较之下陆股通增持较为平均。(2)两类外资的增减持决策均不受重仓股(占外资持股市值比重大于1%,本文认为是相对的重仓标的)影响,既存在重仓股继续增持的现象(如QFII增持万科A、陆股通增持民生银行),也存在重仓股减持的现象(如QFII减持广深铁路、陆股通减持格力电器)(图表18、图表19)。
就陆股通最新2019年的变动情况来看,行为逻辑发生了一定变化,虽然依然在增持重仓股(如中国石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但减持股中并未如上年1-9月一般出现重仓股(图表20)。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28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3万亿外资青睐何处—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之四》。
华创宏观重点报告合集【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
从三因素框架看美债利率--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一
长缨缚苍龙--中资美元债年度报告和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二
2019年外资行一致预期是什么?——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之三
【请回答·2019】
来者犹可追--2019年度策略报告&系列四
紧握黄昏中的手表--2019年度海外策略报告&系列三
美中期选举后的四种政策情景--系列二
2019年通胀:中枢提升,整体无忧--系列一
【思想汇系列】
宏观调控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第四期&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第四期
【思想碎片系列】
券商股东面临大洗牌?--系列八
【穿越迷雾系列】
穿越迷雾--2018年秋季策略会报告
关税对通胀影响有限--基于双模型估算--系列六
2000亿关税清单全梳理,哪些商品美国难以找到替代?--系列五
寻找基建的空间--系列四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
【汇率一本通系列】
【迎接政策微调系列】
“迎接政策微调”系列电话会议之二--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华创宏观&行业“迎接政策微调”】地方调研--中部A省调研纪要
【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
大类资产配置何去何从:基于资产负债表修复不同步性的视角--系列四
【高频观察·每周经济观察】
【高频观察·中资美元债周报】
市场全面上涨,银行永续成亮点--中资美元债周报20190126
一级地产金融发行热,二级继续上涨--中资美元债周报20190120
开年放大招,一二级市场强劲--中资美元债周报20190112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中资美元债周报20181230
一级发行热火朝天,二级反弹节奏放缓--中资美元债周报20181222
城投多新发地产再上涨,市场左右逢源--中资美元债周报20181216
【高频观察·全球央行双周志】
全球迎来人口老龄化挑战--第18期
2019年央行对风险事件和财政政策如何评估?--第17期
2019年美欧日货币政策怎么走?影响如何?--第16期
金融危机的反思:我们离下一轮危机还有多远?--第15期
【高频观察·中国信贷官调查】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